9月27日上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
“能参加这个意义非凡的表彰大会,获得这至高无上的荣誉,令我无比激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科技部火炬中心技术信息处副处长马连玉说,“我只是踏踏实实做了一些事,没想到收获这么高的荣誉。”
自1982年参加工作以来,马连玉先后两次科技扶贫,一次援疆,3次基层挂职锻炼,练就了他思想过硬、是非鲜明、立场坚定的品质并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也让创新的“火炬”闪耀在了民族团结之路上。
民族团结的示范员
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马连玉受邀观礼国庆阅兵,同时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代表一起参观“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
“太激动,太震撼了。”10月1日,在国庆阅兵的西临观礼台上,马连玉手举红旗兴奋不已,“经过70年的发展,我国在军事实力、科技实力、经济实力等方面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感到非常自豪。”
“我今年56岁了,作为一个回族人,亲眼见证了56个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守一个信念,朝着一个目标奋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团结就是力量’的真谛。”马连玉说。
“成就展见证了一个文明古国向创新大国跃升的决心和步伐。”马连玉说,在成就展上,两张图片令人驻足,一张是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开幕;一张是2016年5月,科技界最高规格的三大会议首次同步召开,提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
从新中国建设的第一条铁路建成通车、第一台蒸汽机车下线投用,到中国科学家第一次发现青蒿素、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落成启动……从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个“第一”,到全球科技领域一个个“第一”,一个创新大国正在崛起。
“在我国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过程中,‘火炬计划’功不可没,启动国家高新区建设便是其重要一项内容。”马连玉说,1988年5月10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我国第一个高新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成立。1991年3月,国务院再选定26个开发区作为国家高新区。截至2018年,全国168个国家高新区的园区总产值突破10万亿元。
高新政策的宣传员
2013年,受科技部委派,马连玉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科技局挂职副局长,分管高新处和乌鲁木齐市技术市场与民营科技管理办公室。
如何让传统产业焕发生机,同时,挖掘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创新主体,成为挂职乌鲁木齐市科技局的马连玉要做的头等大事。
当时的乌鲁木齐传统产业比较强,但产业链比较短。
“经过多次走访调研发现,围绕乌鲁木齐主导产业建立产业联盟,抱团发展,应该是不错的创新发展之路。”马连玉说。
在马连玉的提议下,很快,装备制造产业联盟建立起来。
该联盟发起单位包括陕汽新疆公司、东风新疆公司、三一西北重工等20多家大企业,这些企业紧紧抱团创新,优势互补,为乌鲁木齐的装备制造产业带来了新的生机。
在力促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如何建设孵化器,挖掘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这些科技部火炬中心的看家本事,马连玉更是下大力气去推进。
为加大力度支持乌鲁木齐创新主体培育,马连玉深入乌鲁木齐高新区和经济开发区进行调研,实地走访上百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宣传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国家优惠政策,挖掘优秀企业60余家作为后备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辅导和培训。
“没事就跑企业,一个一个企业看,可以说是白加黑,五加二。”马连玉告诉记者,“我就是个高新政策的宣传员,国家有这么好的政策,一定要多宣传,让更多企业享受到优惠。”
付出总有回报。2014年,乌鲁木齐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2家,使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18家,占新疆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57.84%。同年,乌鲁木齐市有83家企业获得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立项支持,支持金额达5007万元,立项数和支持金额均超过往年。同时,马连玉积极推动乌鲁木齐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支持打造了1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活力不断涌现。
在乌鲁木齐短短的一年半时间里,马连玉荣获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授予的“第七批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优秀援疆干部人才”称号,并记以二等功,同期还获得“乌鲁木齐市优秀援疆干部”荣誉称号,在乌鲁木齐市科技局考核中连续两年获得优秀奖励。
扶贫攻坚的战斗员
走过援疆路,再赴科技扶贫路。
2016年,马连玉作为科技部第29届扶贫团一员被选派到江西省永新县革命老区挂职副县长并担任永新县科技扶贫团团长。
为了了解当地具体情况,马连玉带领扶贫团员们,走村串户,深入调研,围绕美丽乡村建设、村庄产业发展布局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和研究。
“想要脱贫,产业是关键。”马连玉告诉记者,为了鼓励激发农民种地的热情,从外省招商引进稻虾种养龙头企业入住永新,建立起了200余亩稻虾轮作和300余亩稻虾共作示范基地,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同时也解决了农村荒地问题,为当地农民开辟了发家致富的新途径。
同时,马连玉带领科技扶贫团内的农业专家,实地考察当地养殖大户和种植大户的生产情况,开展“一对一”科技指导,使养殖大户和种植大户不仅有了量的飞跃,还实现了质的提升。
在科技扶贫过程中,马连玉对口帮扶5户贫困户,让他们脱贫致富,过上了自给自足的幸福生活。
家住象形乡的刘时昌是马连玉对口帮扶的一家。因为在工地受伤,刘时昌丧失了大部分劳动力,儿子、女儿还在上小学。马连玉了解情况后,根据其实际能力,助其养鸡脱贫致富。
据了解,刘时昌在马连玉的帮扶下,通过发展养殖产业即养鸡1500羽、养鸭2000羽、养鱼达到15亩水面,全年收入达到43556.64元,人均收入10889.16元。
2017年,刘时昌向乡、村两级积极要求退出贫困户,被象形乡评为脱贫典型。
刘时昌仅仅是永新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依靠科技创新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为永新打赢脱贫攻坚战增添科技创新动力。”马连玉说,2018年永新县成功实现脱贫“摘帽”。
永新是马连玉科技扶贫的第二站,第一站是2007年的陕西安塞。2012年科技部定点扶贫的安塞胜利脱贫。
“站在新的起点,作为一个‘火炬’人,我将不忘初心与责任,珍惜荣誉,再接再厉,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立足本职岗位,为熊熊燃烧的‘火炬’添柴助力。”马连玉说。
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京ICP备1301930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0532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二区甲18号 邮编:100045 联系电话:010-88656100 传真:010-8865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