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地方发展 >
海河两岸尽朝晖——看津沽大地70年巨变

来源: 新华社   发布时间: 2019-08-22

一条河的过往,一座城的变迁。

蜿蜒流霞的海河见证了城市沧桑,也倒映着天津巨变。

每当踏上海河上游的金汤桥,92岁“老兵”刘贵臣,看着两岸旧貌换新颜,思绪总会回到70年前。

1949年1月15日,刘贵臣和战友们在金汤桥上胜利会师,宣告天津正式解放。“那时候,海河两岸都是倒塌损毁的建筑,破旧不堪,现在好似换了人间。”刘贵臣感慨道。

水拍河岸,潮起潮落。70年来,天津城乡面貌、百姓生活、经济社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华夏第一屏”到“全球首台E级超算原型机”发展质量成色更足

一台“北京牌”老式电视机此刻静静摆放在天津七一二通信广播股份有限公司陈列室的最显眼处。

“这是我国第一台国产电视机,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第10个年头,才由我们研制成功,被誉为‘华夏第一屏’。”公司总经理助理董国军颇为感慨。

时光流转,尽管早已不再生产电视机,但七一二公司在专用通信领域继续扮演着领跑者角色,自主研制的无线通信设备广泛应用到“复兴号”高铁上……

从实现国产电视“零的突破”,到助力中国高铁“走向世界”,七一二公司是中国制造由弱到强的一个侧影。

70年来,曾经创造出“第一辆自行车”“第一台电视机”“第一块手表”“第一架照相机”等若干“新中国第一”的天津,从未停下创新步伐。

位于滨海新区的天津深之蓝海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是“海翼”号深海滑翔机量产地。

“‘海翼’号是全球下潜超过7000米次数最多的,也是唯一能长时间连续稳定工作的深渊级滑翔机,在海洋科技史上写下数个世界‘首次’。”公司总经理魏建仓难掩自豪。

如今,以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天津综合科技创新水平稳居全国前列,正加速从传统制造之城向“智”造之城转型。

国内首款商业化远距离虹膜人脸融合识别产品、国内首款电动大载重无人机平台、国内首款64核通用处理器、全球首个冻干剂型埃博拉疫苗、全球首台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原型机……一大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相继问世,让天津“智”造的名片越来越亮。

在4月举行的外交部天津全球推介活动上,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致辞时说,天津投资环境优越、富有创新活力,智能科技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一个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天津智港”正向我们走来。

不仅仅是“高端制造”,现代化国际港口、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也成为引领天津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今天,天津港对外通达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30万吨级船舶可自由停靠,年吞吐量从70年前的不足百万吨增长到超过5亿吨,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大港。

因港而立、借港而兴,天津改革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开发区、保税区、保税港区、自贸试验区等多种形态的开放“窗口”,吸引外商投资企业1.5万家,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795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达到249家。

刚刚公布的天津经济“半年报”显示,天津全市生产总值首次实现“半年过万亿”,工业增加值超过4170亿元,分别是1949年全年的2500余倍和近3000倍。

从“中华第一车”到汽车“飞入寻常百姓家”民生画卷底色更亮

天津飞鸽自行车厂展厅里摆放着一辆“二八大梁”自行车。小小自行车,见证了解放初期百姓生活极度贫穷的岁月。

“刚解放天津时,全市连自行车都少得可怜,日子真是太穷了。”刘贵臣慨叹。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自行车还与手表、缝纫机并称“三大件”,是人们眼里身份和实力的象征。

如今,汽车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天津民用汽车拥有量超过298万辆。

生活的变化,百姓最有感受。

72岁的退休教师叶霞回忆说,小时候,一家三代八口人住在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房子里。父亲搭了一个仅能爬进爬出的小阁楼,二弟因为年纪太小,还从梯口掉下来过。

现在,叶霞住的是三室一厅的大房子。“住的,吃的,用的……生活方方面面,不仅不愁,而且好,现在的日子过去想也不敢想!”叶霞说。

民生的改善,数字最能说明。

从1949年到2018年,天津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从151元增长到4.3万元,普通高校在校人数从4600人增长到超过52万人,卫生机构从127个增长到5686个,教育支出从300万元增长到近450亿元……

把民生作为最大的政绩,近几年,天津把财政总支出的75%的“蛋糕”切给民生,政府“账本”更富温情,城市发展更有质感。

2018年,59岁的林翠和瘫痪多年的弟弟搬进了位于红桥区河苑绵和园的新房。新家与老宅,虽相隔不远,条件却是两重天。

“过去,一家人挤在十几平方米的平房里,没煤气,没暖气,没厕所,冬天像冰窖,夏天像蒸笼。”林翠说。

林翠曾居住的西于庄,是天津最大的棚户区,不到64公顷的地界上,蜗居着上万户人家。这里曾经是棚改硬骨头,小面积户多、违章户多、特困户多、纠纷户多。

再难也要上!2017年,天津市委市政府郑重承诺——市区147万平方米棚户区3年清零!

截至6月底,天津已累计完成总任务量的近9成。曾经危墙陋室、破巷旧道的棚户区,即将成为历史记忆。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件件百姓关注的民生事被摆在最突出的位置。

2013年至2018年,天津全市新增就业293万人;职工工资最低标准从2012年的每月1310元,增长到2018年的2050元。城乡居民低保标准从2012年的每月520元、320元均增长到现在的980元。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

从解决“入托难”到破解“看病贵”,从“15分钟健康圈”实现全覆盖到推进医保提标扩面,从持续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到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到生态治理……天津把民生改善焦距对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推动百姓最关心的民生事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

从“一根钢钎插到底”到“治庸治懒治无为”党的建设基石更稳

天津市西南部,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明星村”,它就是西青区王兰庄村。早在1936年,这里就成立了天津较早的农村党支部。

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王兰庄在党的带领下,从家家缺吃少穿的“困难村”,发展成为净资产30亿元左右的“小康村”,生活富足,环境宜人,乡风文明。

事业兴衰,关键在党。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天津把重心放在基层,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2018年,历时5个多月,天津圆满完成了过往标准最高、要求最严、难度最大的村级组织换届。

此次换届中,“九不能”的“负面清单”,“史上最严”的资格准入,一举解决了村级组织中长期存在的宗族势力绑架、黑恶势力渗透等乱象;面向全国招录上千名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农村专职党务工作者,有效破解党建活力不足问题。

为民解一件难事,就是为党增一分民意。天津创新党建引领,实行“战区制、主官上、权下放”,做到群众需求在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让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联系群众、服务百姓的暖心之家。

抓好基层党建,必须落在实处。近两年,天津每年召开各区委、市委各部委和部分市级机关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点评一针见血,不断压实各级党委管党治党责任。

不断创新党建手段。目前,全市已有5.47万个党支部、109.6万名党员纳入“天津党建”数字化平台管理,实现基层党建全程纪实,教育内容精准触达,党建数据智能分析。

“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针对一些干部动力不足“不想为”,不思进取“不愿为”,患得患失“不敢为”,2017年,天津以前所未有的疾风厉势,治庸治懒治无为。

“不作为不担当绝不仅仅是作风问题、能力问题,而是政治问题、党性问题、官德问题,是初心不在、信仰不真、党性不纯的表现,是党和人民事业的大敌。”天津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边学文说。

在“从严”上用狠劲,天津始终坚持思想从严、执纪从严、作风从严、反腐从严。

这是一份2018年的“报告单”——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置问题线索20233件,立案审查调查5479件,其中市管干部158人,同比分别增长20.4%、36.2%、6.8%;

全市共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1088起、处理1374人,同比分别增长1.8倍、1.6倍;

全市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031起、处理1357人,同比分别增长17.7%、17%。

走在伟大的新时代,津沽大地正奋力书写美丽天津新篇章,发展质量成色更足,民生画卷底色更亮,党的建设基石更稳。

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京ICP备1301930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0532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二区甲18号 邮编:100045 联系电话:010-88656100 传真:010-8865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