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调研行 >

逐梦“千亿高新”蚌埠高新区聚力高质量发展


来源: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发布时间: 2019-10-09


创新激荡浪潮涌,风劲正是扬帆时。

2018年,蚌埠高新区GDP增长10.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7%,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9.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0%,园区亩均税收贡献8.3万元,招商引资总量和综合绩效考评均位居蚌埠市第一。“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蚌埠高新区将继续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四个围绕、四个狠抓’,努力推动工业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再创佳绩,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保持20%以上增速,奋力迈向‘千亿高新’的新时代。”蚌埠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汤春义表示。

素有“淮畔明珠”美称的蚌埠高新区,多年来始终秉承“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发展方针,以建设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为抓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构建技术和产业、金融和资本、平台和企业、制度和政策四大创新支撑体系,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产业成果、平台成果、制度成果。

“创新已经成为蚌埠高新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汤春义表示。


豪威交互式电子白板生产线

全方位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蚌埠高新区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极,立足产业资源和创新优势,科学谋划,突出特色,持续推动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创新产业不断增强,先后获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创新高地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据了解,蚌埠高新区采用“育苗造林”式培育,按成熟期、成长期、创业期分类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培育库,实施一对一帮扶,连续多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省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数量保持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总量占蚌埠市的一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保持25%以上的速度增长。注重创新平台搭建,实施“规上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计划”,成立省级以上各类研发平台50个,其中国家级研发平台9个。注重科技成果转化,深化与大院大所合作,依托科技金融产业园先后组建了中科(蚌埠)科技成果交易转化孵化中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科技成果转化蚌埠中心、中国科技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浙江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上海张江高校协同创新研究院蚌埠分院、中关村海淀园区蚌埠分园,转化孵化科技成果近百项。

创新要素在加速集聚的同时,蚌埠高新区瞄准关键技术攻坚,让创新的“靶子”更加精准。

蚌埠高新区设立了1亿元专项资金,支持驻蚌高校和科研院所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玻璃设计院、中电科40、41所等驻蚌研究院所成功攻克了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电子信息超薄玻璃基板、4G综合检测仪等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地质工程分布式光纤监测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宽带微波毫米波频谱分析仪”“毫米波与太赫兹测量系统”等多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

此外,蚌埠高新区大力支持企业瞄准市场需求提升科技附加。

据了解,蚌埠高新区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连续多年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均在5%以上,年发明专利申请量维持在2000件以上,年发明专利授权量维持在500件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7件。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围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推动供给结构升级,培育了中国驰名商标5个、安徽著名商标44个、安徽工业精品54个、安徽名牌产品38个,制定国际标准4项、行业标准121项、企业标准2051项。支持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并购重组海外研发机构和重点企业。比如,玻璃设计院成功并购阿旺昔西研究所引进了全球先进的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

毫无疑问,科技创新正成为蚌埠高新区经济发展的活力源。


凯盛铜铟镓硒太阳能薄膜电池项目外景

打造“四最”营商环境

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项目定了干,一切手续我来办;项目开了工,一切服务我跟踪;项目投了产,一切困难我来管。”

这“三个一切”正在蚌埠高新区成为现实。据了解,蚌埠高新区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以“四送一服”“千干扶千企”等活动为抓手,最大限度减少审批事项、最大幅度提升行政效能、最大程度优化经营环境、最大力度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网上可办事项由514项增加到1901项,占比由38%上升到99.58%;公共服务事项一日办结率由47.5%上升到100%;“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由90.4%上升到99.63%。

近年来,蚌埠高新区以“四送一服”双千工程为抓手,通过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实施投资项目全程代办等措施,大力营造“四最”营商环境,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证照分离”改革是蚌埠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之一。在蚌埠高新区,不少经营业主在办理营业执照后只需登记备案、签订相关承诺书即可营业,市场主体从拿到营业执照到开门营业,比以往少了很多因“领证”带来的麻烦,而这都得益于“证照分离”改革。

自2014年实施商事制度改革以来,蚌埠高新区先后开展了“先照后证”“多证合一”、简易注销、全程电子化登记、缩短审批时限等商事制度改革,通过核发或换发,目前“多证合一”执照覆盖率达95%。此后,园区在蚌埠市率先实施简易注销试点,后又实现全程电子化登记,九成新设企业实现从安徽政务服务网蚌埠分厅进行全程电子化登记;设立登记时限在法定15日基础上,承诺1日办结,成为安徽省办理时限最短的地区之一。

如今,蚌埠高新区的“多证合一、一照一码”覆盖面达93%,率先在安徽省开展“一窗受理,并行办理,三日办结”改革,首次将“企业设立登记、公章刻制、银行开户、发票申领”四个环节进行企业开办“一件事”流程再造,把企业开办时间常态化压缩在3个工作日内,创造了企业开办的“高新速度”。成立项目服务中心,由帮办服务转为包办服务,为投资建设项目提供全程咨询、引导、包办服务,实现单体事项“即来即办”,并联事项由项目服务中心组织,召集相关部门窗口对项目进行集中会审、联合审批,大幅度减少企业的办事次数。

不断完善的创新政策体系则是蚌埠高新区创新的有力支撑。据了解,蚌埠高新区对接安徽省政府新出台的科技创新十条、制造强省十条、“三重一创”十条、技工大省十条等政策,蚌埠市制定了《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两个中心”建设若干政策意见》,优化完善原有创新政策,增加了对研发投入增长奖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奖励、中小型科技型企业创新券、优秀高新技术企业奖励等条款,自主创新资金预算也由原来的9000万元增加至1.7亿元,增幅高达89%,而且部分奖励资金首次明确奖励到个人。蚌埠高新区出台的《鼓励科技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暂行办法》,设立1亿元“科技创新产业化专项资金”,对省、市创新激励政策进行区级配套,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蚌埠高新区闪创空间

高质量招才引项目

构建内陆创新高地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个要素。筑好巢才能引好凤,蚌埠高新区大力实施招才引智,为园区经济发展储备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据了解,蚌埠高新区设立了1亿元人才基金和5000万元的创新团队扶持基金,加大“千人计划”“百人计划”等领军人才引进培育力度,共建立博士后工作站10家、院士工作站4家,柔性引进“千人计划”专家8名、“百人计划”专家3名、省“特支计划”人才24名、各类高层次人才达2000余人。出台了《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园区创新创业实施办法》,首创“先贷后评再股”扶持模式,培育了大富光电、中科电力、配天机器人、玻璃微珠、方兴光电等5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

蚌埠高新区不仅引才引智,更是充分利用优越的区位条件、优势的创新能力、良好的产业基础,聚焦主导产业抓精准招商、围绕龙头企业抓配套、利用存量抓嫁接,全力主攻科技含量高、资本密度高、产业关联度高、投入产出高的大项目、好项目,积极引进企业总部、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中建材集团、中粮集团、汉能控股集团、德豪润达、大富科技、中科电力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在蚌埠高新区投资。

据了解,蚌埠高新区围绕工业发展狠抓招大引强。聚焦世界500强、央企和行业领军企业,集中精力招引投资总量大、产业关联度高、牵动性强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推进深圳大亚湾中南实业封装测试、清华紫光、国臻科技、幸汇投资、中健金控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

同时,围绕战新基地建设狠抓工业转型升级,围绕硅基新材料产业基地,努力做大做强新型显示、太阳能电池、特种玻璃三条产业链。加快中建材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汉能薄膜移动能源产业园建设步伐,积极引进中建材恒基伟业碲化镉项目,努力打造全国最大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围绕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支持大富配天机器人、凯盛工业机器人发展壮大,加快中信重工特种机器人、中科院高铁服务机器人等项目推进步伐,建成全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智能机器人产业基地。围绕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加快布局集成电路和半导体产业,推动中电41所、大富科技、中建材、华为合作建设5G通讯产业园。

“围绕‘三个一切’狠抓工业项目调度。”蚌埠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严格落实重大项目包保和调度推进机制,实现高新区帮办服务向包办服务转变。推动大富科技智能制造基地等29个重点工业项目开工建设,以及金能移动产业园、凯盛科技新型显示产业园等16个重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围绕实施项目抓配套,协调解决项目建设推进过程中的所有问题,保障项目快建设、早投产。

据了解,今年以来,蚌埠高新区通过对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协调和推动,新开工项目38个,总投资约187亿元。在建项目22个,总投资约349亿元。已投产项目12个,总投资约180亿元。计划年内可投产项目11个,总投资约97亿元。

比如,总投资50亿元的凯盛科技新型显示产业园,通过协调蚌埠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加紧推动项目规划设计出具、土地挂牌上市,按照项目投产计划,协助办理项目报批报建手续,并协调解决施工问题,目前项目主体厂房部分已封顶,预计10月底厂房主体可竣工,项目年底前可投产。总投资45亿元的蚌埠国电二期项目,总投资30亿元的豪威科技新一代交互式电子白板项目,总投资2.3亿元的安徽中材年产1.5万吨锆质新材料生产线项目,通过一系列帮办服务举措,目前都已经顺利投产运营。

“蚌埠高新区要高标准抓实项目要素保障。”蚌埠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推动政府资金、金融资金和企业资金与重点项目融合对接。加快高投集团市场化转型,发行10亿元双创债、3亿美元债、10亿元永续债、10亿元短融等融资新品种,完成筹融资40亿元以上。发挥政府基金的引导作用,加强与安芙兰、赛伯乐、信达等的合作,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重大产业项目。持续推进“腾笼换鸟”,把有限的土地资源向高质量重大项目集中、配置。

此外,蚌埠高新区大力培育开放平台,扩大国际朋友圈。加强与全球创新资源的联动,在德国和美国分别建立了欧洲和北美离岸双创孵化器;引进美国硅谷创新资源,创立硅谷创业者学院蚌埠分院;与白俄罗斯布列斯特自由经济区签署建立合作备忘录,深化产业合作。凯盛光伏、德豪润达、大富科技、昊方机电等一批龙头企业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以投资带动贸易和产业发展。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蚌埠高新区作为工业经济主战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阵地,将勇挑重担、勇于担当作为,汇聚起同心共筑高新梦的磅礴力量,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谱写靓丽的高新篇章。

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京ICP备1301930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0532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二区甲18号 邮编:100045 联系电话:010-88656100 传真:010-8865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