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调研行 >

济宁高新区:三次创业更强劲 发展主旋律更响亮


来源: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发布时间: 2019-09-23

70年风雨兼程、70年锐意进取。70年的时间长河,见证了中华民族中流击水的创新激情,也映照着全国上下努力奋进、矢志不渝的不变初心。作为国家级高新区,济宁高新区也在新时代坚守着自己的使命:牢牢把握“当标兵作示范争一流”总基调,紧紧围绕济宁市新旧动能转换增长极、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两大核心任务,雷厉风行抓落实,快干实干促发展。


今年上半年以来,济宁高新区相继出台引导企业加快发展的利好政策,多项经济指标增幅居于济宁市领先地位,经济运行呈现稳步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用实际行动推进新动能更好、更快转换。今年上半年,济宁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9.38亿元,同比增长5.4%,比2018年同期加快0.2个百分点;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1.13亿元,同比增长0.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7.38亿元,同比增长8.6%,新开工纳统项目58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的投资项目33个;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41.8亿元。

汇集四大主导产业动能转换跑出“加速度”

8月15日,位于济宁高新区第六工业园的济宁松岳机械焊接生产车间内,由8台新引进自奥地利的IGM焊接机器人和激光跟踪系统组成的引导轮柔性焊接线正在工人的“指挥”下进行产品焊接,焊接完成后,这些犹如“艺术品”般的零部件还将通过数字化加热加工、装配等工序,牵起具有亚洲一流智能化水平的引导轮总成、支重轮总成、履带总成三条智能生产线及清洗装配线。而这也是济宁高新区聚焦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医养健康、新材料新能源等四大主导产业,集中优质资源突破全链条产业构建的一个缩影。

加速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定位是导向,项目建设是关键。济宁高新区一方面聚焦“3+3”产业架构,启动实施产业链行动计划。信息产业重点突破数字经济、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终端领域;医养健康重点突破生命科学、生物制药、天然产物、医药物流、医疗器械、医疗美容领域;新材料新能源重点突破第三代半导体及碳基新材料、消防安全材料、纺织新材料领域,高端装备重点突破智能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精密机床加工、电子信息制造等领域,加快推动四大产业尽快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闭环”。另一方面,启动百家企业培育、六大产业升级行动。积极开展“双解双促”活动,加快推进企业内生项目建设,促进本土企业延链扩能。同时,反映新旧动能转换为代表的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纺织服装等特色产业持续平稳增长;获批2018年度五星级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是全国惟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工程机械产业基地。

在各种利好政策的引导下,今年上半年济宁高新区“四新”经济发展迅猛,“四新”经济企业数量达到218家,位居济宁市第二位;完成四新工业总产值233.8亿元,同比增长9.2%;“四新”企业拉动全区工业总产值增幅提高3.1个百分点、拉动营业收入增幅提高0.4个百分点、拉动利润增幅提高1.8个百分点。此外,“四新”投资项目个数、“四新”项目投资总量、高技术制造业企业个数、营业收入、利润等指标均居济宁市第一位。


如意智能化生产车间

营造优质发展环境 “一区十园”激活园区经济 

2018年12月3日,在上海陆家嘴举行的由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新华社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主办的2017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论坛上,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研究完成的《2017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蓝皮书》发布,并揭晓中国产业园区百强榜单。济宁高新区强势登榜,位列第48位,在山东省入选的6家国家级高新区中位列第3位。

作为体制机制改革的重头戏,济宁高新区出台《关于推行“一区多园”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全面推动“一区十园”管理体制改革,设立蓼河新区指挥部,成立济宁综合保税区、科技金融创新园、安全装备产业园、滨河科技园、高端制造产业园、信息产业园、杨家河科技创业园、健康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以发展高科技、聚集新产业、培育新动能为核心,把“一区多园”打造成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载体和引领区域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为园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济宁高新区积极实施以园区带头创新发展、带头转型升级为目标的“双带”工程,探索“基金+项目+园区”一体化生态链,年内至少5个园区规模突破100亿元。同时,深化国际化价值链合作,打造对外开放高地。鼓励企业内生实施项目,重点支持如意双城、重汽工业园、辰欣医药产业园等建设,力争形成一批五十亿、百亿级的增长点。

为加快创建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济宁高新区在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占比、三类专利申请量等方面一直保持济宁市领先。济宁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山东大学济宁产业研究院、诺贝尔奖专家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加快建设,信息产业园、英特力、中煤工矿获批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鲁抗医药、如意科技、泰丰智能、通佳机械等4家企业获批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竞相落户,园区科研创新能力也得到了稳步提升。


济宁高新区蓼河数谷

打造“两谷一港一岛一中心” 高点定位“大科创”格局

“怎么有利于创新,就怎么办!”在6月12日举行的济宁国家高新区考核表彰大会上,济宁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刘章箭把“创新”提高到了园区发展的核心战略位置上,首次提出集全区之力推进“两谷一港一岛一中心”(创新谷、数谷、蓼河英才港、麒麟创新岛、济宁资本中心)建设,加快形成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融通互动的创新生态圈。

济宁创新谷定位于山东省特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地,包含科技创新中心、研发总部基地等系列科创项目,构建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融通互动的创新生态圈。按照计划,将于今年年底具备基本形象,2020年科创中心等部分园区投入使用。“蓼河数谷”立足区域现有信息产业基础的前提下,瞄准“大数据产业”和“数字经济产业”两个细分领域精准发力,进行产业的整体再提升。目前已成功入驻华为、南威集团、迈迪信息、众帮来袭、博彦集智、中软国际等一批大数据企业,企业总数达到54家。蓼河国际英才港注重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以企业需求为主导探索“人才+项目+资本”招才引智模式,通过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振兴一个产业,取得了显著效果。麒麟创新岛通过打造集科技总部经济、科技研发、创新企业办公、创新服务平台、科创交流展示中心等功能组团,建立以培养创新企业为核心,形成满足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需求的创新生态圈。济宁资本中心是山东省首家专业性资本市场服务平台,目前吸纳各类机构近百家,齐鲁股权交易中心、山东金融资产交易中心、齐鲁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等平台进驻。该中心参与设立基金22只,管理资金规模180.9亿元,累计实现投资额15亿元。


济宁高新区蓼河英才港

聚焦产城融合蓼河新城建设马力足

近日,蓼河绿道(海川路至德源路)正式通车,该绿道全长2.5公里,道路红线宽度6.2米,设置人行道和机动车道,沿途便能将蓼河周边景观尽收眼底,成为市民出行好去处。

“以前都是去科技馆那边玩,现在知道这边修好了,也过来看看,真的挺不错的。”家住绿色家园的吕大爷和老伴正在蓼河沿岸欣赏风景。“道路施工完成后,我们今年上半年对道路沿线进行了绿化升级改造,共栽植银杏、落羽杉等乔木800余株,月见草、金鸡菊、鼠尾草、草坪等地被4万多平方米,金森女贞、连翘、红王子锦带、迎春等灌木3万余株。”蓼河新城建设指挥部开发建设部工作人员张辉介绍,他们还在沿线修建了停车场、观景平台等设施,修建园路4000余平方米,并对路面进行彩色SP喷涂。据了解,为了预防道路沿线交通安全,在崇文大道、群英路和海川路桥下两侧设置了减速带、限高限速警示标志、凸面镜和防撞护栏,并在海川路、德源路入口处及沿线桥梁两侧设置道路限速警示标志等安全设施,全线限速20km/h,桥下限速10km/h。

济宁高新区始终坚持在落实“四城”驱动战略上走在前列,高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全方位实施水系治理,大力度推进道路管网,多层次提升商气人气。规划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实施“东联、西优、南拓、北跨、中融”战略,强力打造国内一流生态科技新城。聘请同济设计院高标准完成蓼河新城总体设计,全面拉开“两轴并两带、三心领三区”空间布局。全力打造“三河三湖三湿地、九水通衢耀麒麟”城市生态景观。作为济宁市四个新城之一,蓼河新城正按照“一年有势头、两年有看头、三年见成效”的节奏有序实施。坚持以生态科技城为总方向,以产城融合发展为主路径,以聚集新动能、拓展新空间、塑造新形象为突破口,加快推动科技新城迈入蓼河新时代,尽快建成代表济宁形象、引领未来方向的国内一流生态科技城。未来,一座精致精美精细、宜居宜业宜商的品质新城正擦亮容颜,焕发高新风采。


济宁生命科学中心

强化以人为本党建双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100米”

“上了年纪拿不动重物,小区就有小推车,推着回家很方便。”刚从超市购物回来的居民张女士,她双手提着两大包生活用品,走起路来颇为吃力。一入小区后,便将物品放入在入口围墙处一辆铁制小推车里轻松推回家,不到十分钟又将小推车放回到了原处。“有什么小诉求去‘红帆驿站’跟工作人员说一声,他们都能帮着及时解决。”

自今年6月起,济宁高新区洸河街道历时半月搭建完成了“红帆驿站”。洸河街道党建群团办公室工作人员孟丹介绍,“红帆驿站”是洸河街道围绕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以小区为单位,依托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物业或小区党支部、小区党员代表共同设立的济宁高新区首个“红帆驿站”。借助该平台,可组织各种社会力量,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为小区提供更为亲民、接地气的服务。“红帆驿站”以完善的组织架构、制订服务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的“1+5+5”的管理模式,打造“党员在身边、服务零距离”的党建品牌,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100米”。

今年以来,济宁高新区建立了党建攻坚专班,聚焦乡村振兴、基层党建等11项重点任务,逐项制定实施方案,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制度,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实。实行“三级联动”运行模式,理顺管理体制。为理顺城市基层党建运行机制,推行了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模式。实施“双红双提升”工程,创新社区治理。全面提升“红色物业”工程,总结典型做法,结合济宁市、济宁高新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到社区报到活动,扎实开展共驻共建活动,强化党建引领物业融入社区治理合力。创新实施“红帆驿站”建设工程,按照“场所下沉、业务下沉、人员下沉”的原则,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选址布局,确保年底至少50%的居民小区、网格建成“红帆驿站”。

提升群众幸福感为民办实事持续深化推进

作为济宁高新区重点督导的解决大班额项目之一,目前已竣工并投入使用的济东小学综合教学楼改扩建项目共建设12个功能齐全的标准化教室、16个功能室和1个可容纳320人的报告厅,加上原有教学楼,整个学校可容纳25个教学班,将原来每班50多人的班级人数缩减至45人,将有效解决大班额教学问题。

据了解,始建于1992年的济东小学坐落在济东新村,曾是一所以矿工子女为主的学校。在未改扩建前,济东小学面临着教学用房不足的问题,除了教室外几乎没有任何的功能室,严重阻碍了学校教育教学发展。济东小学校长陈恩军介绍,新校舍内除了拥有12个普通班教室外,还设置了音乐、体育、美术、社会实践和图书阅览室等多间功能教室。并且计划利用东西楼五楼打造创客实验站,包括机器人、3D打印、科学探究、录播等4个功能室,启发孩子们的创造力,更好地推动学校教学创新发展。

今年年初,为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满足感、获得感,济宁高新区制定了2019年为民办实事,内容涉及教育、医疗、交通等10个方面18件实事,1-5月仅民生支出就占财政总支出的70%。截至今年7月,各责任单位主动作为,精心谋划,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投资20亿元实施16所中小学改扩建项目,着力解决大班额问题。整合社区服务资源,探索创新“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全面展开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加快推进健康小屋、社区老年食堂、国学书屋等惠民工程。在济宁高新区电视台开播问政高新栏目,直面痛点、打通卡点、解决难点,所有问题3日内全部有效解决。

下一步,济宁高新区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推进“三次创业”,着力打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快迈入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行列,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本版摄影臧盛博

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京ICP备1301930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0532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二区甲18号 邮编:100045 联系电话:010-88656100 传真:010-8865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