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调研行 >
江门高新区大步挺进创新型经济主导的高水平园区

来源: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发布时间: 2019-09-23

2018年,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工业总产值实现534.9亿元,首次突破500亿元关口;2018年,园区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3.43%,居江门市首位;2018年配套近3000万元专项用于人才工作,其中用于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项目扶持资助、技能人才补贴发放等超过2000万元;园区专利授权超过2000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7件以上……

近年来,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坚持创新驱动,抢抓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发展机遇,打造产城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在多方面发力,所取得的成就让人眼前一亮,并在多个方面实现蜕变,让人耳目一新。


江门高新区(江海区)火炬大厦

金秋时节,记者走进在江门高新区(江海区),看到这里有多个重大项目如火如荼建设中,处处洋溢着大建设、大发展的新气息;在城央绿廊,每天傍晚随处可见人们徜徉在河畔绿道之间,享受着生活的美好;在厂房和办公间里,奔忙的高新人为园区的建设发展奋力拼搏,散发着干事创业的激情……

记者3年前来这里时,正值江门高新区、江门市江海区合署办公3周年之际,那时候的江门高新区(江海区)正处于集中建设发展工业时期,3年后记者再次走进江门高新区(江海区),深切地感受到政府真诚与贴心的服务,这里城市景观更美了,生活配套更完善了。如今的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坚持创新驱动,抢抓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发展机遇,加快城市建设,为吸引人才增添筹码,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园区正朝着建设以创新型经济为主导的高水平高新区的目标迈步前进。


创业创新集聚区——侨梦苑

实体经济大幅提升

发展后劲强劲

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坐落于西江之滨、江门市区东南部,园区水陆空交通便利,在奥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的推动下,江门高新区(江海区)积极抓住发展机遇,勇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先行者,以做大规模、做优质量、做强实力为目标,坚定不移地发展实体经济,重点发展高端机电、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三大产业,实体经济大幅提升。

2018年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2.4亿元,同比增长1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1亿元,同比增长2.4%;进出口总额256.6亿元,同比增长26.1%,多项主要经济指标位居江门市前列。园区工业总产值实现534.9亿元,首次突破500亿元关口。在2018年度公布的全国157家国家级高新区排名中,江门高新区综合排名从64位提升至62位,连续4年保持争先进位。

在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各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的背后,是园区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推进产业平台提质、全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的笃定与坚持。

一年间,江门高新区(江海区)赴深圳举办招商推介会,斩获国际化龙头产业项目;大项目集中签约、动工“花开两朵”;主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揽回多个高端项目签约进驻……江门高新区(江海区)步伐坚实进行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项目建设撑起实体经济发展“四梁八柱”。统计数据显示,近两年的重大项目全部达产后,年产值预计将超过400亿元,江门高新区(江海区)也将步入发展爆发期。

江门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江海区委书记彭章瑞表示,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发动机,狠抓项目,才能促发展。

作为江门高新区(江海区)近两年重点推动的一个大项目,优美科长信新材料项目更是园区经济发展的“拳头”项目。

据悉,总部设在比利时的优美科集团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科技材料公司,拥有全球59个生产基地,20个研发中心和10400名员工,其产品应用领域覆盖贵金属回收、汽车尾气催化剂和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等,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记者在优美科长信项目的施工现场,看到二期厂房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说,为配合全球电动汽车快速增长的需要,并保持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全球市场上的领头羊地位,比利时优美科集团计划在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内打造一个全球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材料的核心产业基地,项目占地约500亩,总投资超30亿元。

据悉,该项目主要锂电材料生产车间正在紧锣密鼓地安装生产设备,项目一期已于今年6月试产,目前已实现量产。项目二期已于2019年3月动工,预计2021年竣工,项目整体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200亿元。

“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软硬件配套完善,尤其政府给予项目的支持力度很大,所以我们选择在江门高新区(江海区)落户。在整个项目推进过程中,江门高新区(江海区)也给予了很大支持,专门成立了项目推进小组,定期召开项目推进会,积极推动项目建设。”工作人员介绍说。

与优美科长信一样,众多项目都选择落户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园区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广中江、中江、江珠横贯两区,广珠城轨、深茂铁路穿境而过,随着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的建成,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将全面融入珠三角重要城市1小时生活圈,成为江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

为进一步健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江门高新区(江海区)编制完成《江门高新区(江海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三五”规划》,并积极推进3000吨级的公共码头建设,使大宗商品更是可以直接通过码头运输至全国乃至世界各大港口。


人才公寓

育才引才留才

科技创新工作迈上新台阶

江门是中国第一侨乡,这里有着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一直以来,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全面落实“八大举措”,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研发机构建设,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规划,充分发挥金融支撑作用,不断优化创新发展环境。

如今,这里的创新主体不断增多,平台载体建设不断加强,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越来越多有创业梦想的人在这里聚集,创新之花在这里绽放结果……

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江门高新区(江海区)致力于打造高端装备、新材料和新一代电子信息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先后搭建起江门“侨梦苑”、珠三角(江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等六大“国字号”平台,此外,园区还重点引进了启迪之星(江门),依托江门高新区(江海区)的深厚产业基础和优势要素禀赋,积极打造江门高新区(江海区)重点支持产业的孵化体系。

在研发投入及创新主体培育方面,江门高新区(江海区)2018年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3.43%,居江门市首位。园区专利授权超过2000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7件以上。高企存量已达37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已达350家。各级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已达33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超过62%,产值5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

在创新人才培育方面,大力培育高端人才,2018年全年新增博士24人、硕士49人、高级职称和高技能人才764人,2人获国家级人才荣誉称号,10人获江门市级人才项目资助,成功申报创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该站为江门市首家园区类博士后工作站。

在众多的创新团队中,江门市阪桥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周中涛率领的阪桥团队是江门高新区(江海区)颇具代表性的创新队伍,企业于深圳起家,后辗转多地谋求发展,于2006年落户江门高新区(江海区),从此与园区共同成长。

周中涛介绍说,初到江门高新区(江海区)时,园区环境还略显荒凉,阪桥公司也只有租用的两层小厂房,好在政府耐心鼓励支持,送政策、送技术扶持、送贴心服务,经过不懈努力,坚持创新研发,阪桥研发出可3D打印的油墨,简化打印流程,不排废水、废渣,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阪桥也实现跨越发展,两层的厂房换成了宽敞明亮的办公大楼。

越来越多的企业、创业者在江门高新区(江海区)留下创业的足迹。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善用营商环境和服务招引好企业、好项目,并形成良性循环。

在量子高科(中国)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记者见到了郝占西博士,他于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在量子高科公司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期间深度挖掘企业益生元产品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的微生态健康功能,为企业战略发展提供强力技术支撑。

郝博士向记者介绍说,当时刚到江门高新区(江海区)时,涉及到办理居住证的事,人才管家找到他,不到一个月就把居住证办好了,

更让郝博士感动的是,孩子快上一年级的时候,人才管家的工作人员主动联系他,问询是否需要帮助孩子办理入学的事。如此贴心又暖心的举动,让郝博士感到,在江门不光是有雄厚的产业基础,更重要的是政府以情动人、暖心的服务,才吸引更多的人来这里创业、工作,愿意留在这里。

据悉,江门市现已设置人才管家134名,人才管家会统计引进人才家庭的情况,了解每个家庭的需求,积极为高层次人才解决居住、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以良好的服务态度打动人才、留住人才。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抓发展就必须抓人才。2018年,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出台的《高新区(江海区)推进人才强区战略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未来3年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将以引育“高精尖缺”人才为核心,以做优做强人才发展平台为抓手,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发挥政府引导和企业主体的作用,营造引才、育才、用才、留才良好环境,为把园区建设成为创新型经济主导的高水平高新区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为推动举措落地扎实有力,江门高新区(江海区)还强化资金保障,按照不低于本地区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2%的标准设立区人才发展专项资金。2018年配套近3000万元专项用于人才工作,其中用于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项目扶持资助、技能人才补贴发放等超过2000万元。

截至今年8月上旬,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家(其中园区工作站1家),园区工作站分站4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1家,广东省博士工作站4家,在站博士后人数达20人,创历史最高水平。通过推进“博士后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博士后国际孵化基地”“博士后双创园”“研究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已建成集“培养、苗圃、育成、加速器”为一体的服务平台和形成人才创新“生态圈”。


华灯初上的城央绿廊

城市功能持续优化

产城融合步伐加快迈进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发展成果的直观体现。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在城市建设方面提出,要实施城市品质提升工程,打造高品质的生态发展区,打造“半城都市半城绿”的城市格局,不断完善宜居宜业宜商环境。城市交通、环境及教育等方面的蜕变,更加让人耳目一新。

据悉,为促进江门高新区(江海区)与蓬江区的互联互通,园区修建了釜山人行天桥,全长约127米,宽7米,总投资约3000万元。天桥已于今年6月24日通行,市民穿行而过仅需不到5分钟,便直达对岸的白水带公园、体育公园。

在区域教育提升上,2016年11月以来,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制定了《江海区落实“三二一”工程建设工作方案》,提出“3+1”工作目标,三所学校(景贤小学、实验小学、朗晴小学)建设正式拉开,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此外,在城市环境方面,江门高新区(江海区)更是不遗余力打造了城央绿廊项目,从江门船厂至港澳码头,总长约20公里,纵深约1公里,计划利用3年时间沿江门河、西江边高标准打造一条集体育运动、工业遗存、总部经济及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城市中央河滨休闲景观带,其建成后有望成为城市名片,为园区产业发展壮大提供更加强大的承载力。

2018年,城央绿廊项目已完成了胜利大桥至演艺中心4公里启动段全要素提升,重点实施江南路四道贯通、釜山公园升级改造、建筑外立面改造等项目,实现了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为园区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带,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休闲运动的好去处。

2019年,城央绿廊项目由启动段往东西两侧继续延伸,西侧从胜利大桥至江门船厂段,东侧从演艺中心至北街大桥段,总长约7公里。重点实施河岸沿线的“四道贯通”工程,城市阳台、儿童公园、江海云道、西江外滩及启动下沙水上人家公园、下沙天桥等,实现城市面貌明显改观。

城央绿廊投入使用以来,越来越多的市民习惯了每天到城央绿廊去散步、休闲。最近,在江门演艺中心工作的李成娟,每天晚上下班后都会换上运动装,到附近的城央绿廊慢跑一下。在江门河南岸倚河而建、穿梭城区间的骑行道、步行道、跑步道、绿化道并列,在这里跑上一圈,压力顿减。“以前跑步喜欢到公园里面跑,想不到在城市中的绿道跑步也很舒适。”提起城央绿廊,李成娟赞不绝口。

而在城央绿廊釜山公园段马路对面,园区新建了18个高标准室外篮球场,为体育爱好者增加了锻炼身体的设施,升级休闲活动区、改造停车场,增设淋浴、厕所等公共设施,进一步增强体育公园使用功能。据悉,该项目总投资约3000万元,已于今年2月全面免费对外开放,为市民提供了更优质的文体服务。

与此同时,城央绿廊也为江门演艺中心增添了不少人气。今年春节期间,江门演艺中心活动丰富多彩,人们逛花市、看演出、看电影,总人流超5万人次。据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工作人员介绍,演艺中心全年上演大型演出近300场,已成为江门市文化地标。“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城市环境越来越好,我们享受到了更优质的居住、医疗、教育资源,生活也越来越幸福了。”一位在城央绿廊散步的王女士告诉记者。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江门高新区(江海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继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抢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机遇,扎实推进珠三角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努力为人民谋幸福,为区域发展添活力。如今,一个幸福宜居、以创新型经济为主导的高水平高新区正阔步向我们走来。

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京ICP备1301930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0532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二区甲18号 邮编:100045 联系电话:010-88656100 传真:010-8865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