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1年建区之初的15.9平方公里,到如今总面积达318平方公里的创新创业热土;从1996年财政收入不到1亿元,到2018年GDP过千亿元、财政收入115.1亿元;从只有区区几家高新技术企业,到如今独角兽企业成长的沃土……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已近而立之年的济南高新区沐浴着改革的春风,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已成为济南市最具活力的创新创业高地、新旧动能转换的前沿阵地,成为山东省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更令人振奋的是,最近济南共有37.99平方公里(大部分位于济南高新区)入选《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即将到来的政策红利让人充满想象。此外,浪潮、重汽等大企业“顶天立地”,各类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独角兽、准独角兽企业数量占山东省比例超过1/3,2019年上半年,园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际利用外资、进出口总额四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超过济南市1.5倍以上。
放眼全球,济南高新区的量子、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尖端产业极具影响力。在践行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道路上,济南高新区探索出一条“改革引领+产业振兴+生态赋能”的新旧动能转换之路,奏响新旧动能转换时代的最强音,奋力书写齐鲁新风采。
济南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济南药谷外景
产业振兴 做新动能的“试验田”
201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教授潘建伟来到济南。潘建伟此行的目的是为了推动其量子技术成果转化。让潘建伟颇感意外的是,一向给外人以温和保守印象的山东,对当时国际研究领域还是一片空白的量子产业嗅觉敏锐、高度重视。在山东省科技厅、济南市和济南高新区的大力支持下,项目对接顺利而迅速,当年潘建伟就带领团队在济南高新区组建山东量子科学技术研究院,开始了成果转化之路。4年后,世界上已知的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量子通信试验网——济南量子通信试验网建成,济南这座千年古城也由此成为量子京沪高速的重要节点。此后,济南的量子通信产业一发不可收。2018年,全国量子计算与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落户,济南量子谷产业发展中心落成……如今,当量子产业备受青睐之时,济南高新区已在用行业标准引领产业发展,掌握行业“话语权”。
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济南高新区这片热土上还有许许多多像量子技术成果转化一样的尖端项目悄然落地、生根发芽。
2013年,30岁出头的邢志青和哈佛大学博士吴训伟参加了在美国纽约举行的一场济南高新区招商引资推介会。彼时,他们带去了一只几厘米长、身上能生出人类皮肤、组织和毛发的小白鼠,这是世界上首个用细胞再生出具有功能的器官组织的技术。“当时参加的很多业内专家都在观望犹疑,但济南高新区却对我们的技术表现出高度重视,并给予了不错的政策,让我们成功入选奖励计划。”邢志青和吴训伟从美国归来,很快就在济南高新区济南留学人员创业园区注册成立了磐升生物有限公司。今年,磐升生物的6.7万平方米研发、生产车间及组织细胞资源库在济南药谷拔地而起,当初的研发“幼苗”已经成长为助力济南高新区打造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的新生力量。
在国际化妆品透明质酸原料市场,华熙生物鼎鼎大名,不仅占有60%的国内市场份额,还占据40%的全球市场份额,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华熙生物是一家济南高新区的本土企业,通过自主研发,用生物发酵技术代替生物提取,大大提升了透明质酸的产量。在今年的独角兽企业认定中,华熙生物成为山东省两家独角兽企业之一。今年,华熙生物预计透明质酸钠产量将翻一番,同时还将新建研发中心、终端产品生产基地等,成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排头兵”。
济南高新区齐鲁创新谷孵化器外景
在济南高新区,诸如此类的例子举不胜举。济南高新区何以在新旧动能转化中如此如鱼得水?“早在建区之初,我们就植入了新旧动能基因。”济南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道出了其中秘密。
据了解,早在1990年,济南市政府在向山东省政府上报《关于请求将济南市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列为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请示》时就陈述了申报济南国家高新区的四大理由:一是济南拥有较为雄厚的科技实力。作为山东省的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当时济南拥有科研机构12家,高校18所,各类专业科技人员20余万。二是济南市相当一批国营大中型骨干企业急需进行技术改造。三是济南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对山东省科技进步和经济振兴将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对鲁中、鲁西、鲁北等地区,具有很强的辐射力。四是济南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的建设为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很快,济南市政府的这一请求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复。1991年3月6日,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于同年12月3日确定了15.9平方公里的开发面积。自此,济南高新区创新发展之旅正式启航。
从建区之初就可以看到,济南高新区拥有解开创新之门的“密码”,在逐“高”促“新”的道路上,园区始终瞄准最前沿、最尖端的高新技术,用滚石上山的勇气,抓铁有痕的力度一路前行,致力于打造新旧动能转换的闪光点。
数据是最无声的佐证:从2016到2018年短短两年时间,济南高新区在全国168个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中,从全国第19位跃升到第11位,成为山东省内排名第1位的国家高新区。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8.8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占济南市的比重达到12.8%,对济南市增长贡献率达到23.7%,园区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楼宇经济提升明显,新培育税收“亿元楼”10个,占济南市的33.3%;金融业增加值预计完成27亿元,同比增长7.1%;济南高新区净增56家,逆势超额完成任务目标;浪潮集团、重汽集团两大产业巨头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填补了济南市没有千亿级制造企业的空白。今年上半年,济南高新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向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际利用外资、进出口总额四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超过济南市1.5倍以上,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更加彰显。
一批行业尖端项目落地生根。济南高新区在产业链补链、强链上做文章,扎实开展精准招商,2018年全年签约项目116个,协议总投资金额1404.9亿元。全年引进世界500强项目9个,中国500强项目10个,百亿元项目3个。
在济南高新区中心区,大数据产业基地、量子谷、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载体规划建设迅速推进,神威E级超算原型机系统在国家超算济南中心正式启用,成为全国科技创新的又一座里程碑。写字楼栉次鳞比的汉峪金谷里,山东乃至全国首个5G覆盖+量子技术应用的智慧运营园区已启动建设,运行园区泉通APP。“数字神经网络”让园区基础设施“会说话”,能耗、交通、设备运行状态通过互联网信息实时感知,工商、税务、人社、公安等大数据让企业和居民的“吃、住、行、学、购、娱”变得更加便利。
在产业云集的济南高新区东区,国内首批“无人驾驶”汽车上路测试,英国ARM公司智能物联网、米尔斯(Mills)癌症诊疗中心等一批行业尖端研发项目落地,智慧汽车、石墨烯、激光产业集群正加速汇聚,百联奥特莱斯、华熙LIVE等高端商业休闲综合体不断崛起,东区逐渐成为产城融合的新高地。
在创新谷片区,随着中科院联动创新科技园、北斗导航产业园落户,一条包含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园区在内的完整产业生态链已经形成。创东方上市公司总部基地等600多家企业纷至沓来。
在临空经济区,博马科技高端涡轮增压系统、航加国际航空产业园等一批产业项目落地带动了地区产业链发展。这里将是济南对外开放新高地先导区、世界一流的临空型高端制造产业集聚区。
创新是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2018年,济南高新区新增省级研发机构19家,总数达到182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66家,总数达到680家,占济南市比重43.6%;38家企业入围2018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占山东省入围企业总数的35.2%,居山东省内高新区首位,“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体系初步建成。下一步,济南高新区还将创新人力资本产业发展路径,布局人工智能产业基地,高位对接德国工业4.0,大力发展量子科技产业,加快在这些领域培育新动能,推动区域新旧动能转换。
济南首辆无人驾驶公交车
改革引领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下证速度太快,我们都不敢相信!”提起公司120亩的加速器的开工过程,济南迪亚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冯玉国有些激动。
迪亚专做中小企业孵化,是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冯玉国的固有印象里,项目从拿地到开工,怎么也得一年。可这次一个月内就拿到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土地证、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开工时间大幅提前,这对企业来说太重要了。”
冯玉国享受到的,是济南高新区“拿地即开工”“四证齐发”审批模式。事实上,迪亚不是第一家为“高新速度”点赞的企业。在此之前,费斯托全球生产中心项目总监盖乐得·穆勒曾用“印象深刻”来表达惊讶。在济南高新区,这样的速度正成为常态。针对入区项目多、经济发展快的特点,济南高新区将国土、规划、建设等多部门合并成立自然资源与规划建设管理局,实现业务大融合。在招商阶段,各部门提前介人,发挥多规合一的统筹作用,多方筹措土地指标,探索推行征供地一体化工作机制,大幅压缩项目供地工作时序;项目达成投资意向后,立即启动容缺受理等机制,提前开展方案审查。相关部门有效联动,不仅使项目快速完成开工审批,更能使现场真正开工。
大部制改革的背后,是更深层次的体制机制改革。
2016年5月,《济南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方案》搅动了一池春水,济南高新区承接了3250项市级行政审批权限,在全国率先打破编制内外身份界限,实行包括高新区领导班子成员在内的全员聘任制,实行全员薪酬KPI管理,全部以岗定薪、以业绩定薪、以能力定薪。干部选拔聘用不唯年龄、不唯工龄,和原职级也不挂钩,这样的机制让干部能上能下成了常态。机制上有了约束,心里的弦儿自然就绷紧了,打造“办事不求人”的政务环境和“亲”“清”政商关系有了“紧箍咒”。
在济南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一楼总服务台,“找茬窗口”几个字引人注目,这里主要接受办事群众和企业针对政务服务、行政审批等营商环境问题的“找茬”投诉,提供咨询、业务引导、跟踪反馈等服务,“找茬窗口”开设一个多月,已经推动解决了大大小小几十件群众难题。“以前我们在大厅里放意见箱、意见簿,几乎无人问津,因为群众不知道写了意见到底有没有人看。现在‘找茬窗口’,有人值守,大家觉得反应问题能解决,沟通更顺畅了。”济南高新区行政审批管理局政务大厅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顾明超说。
营商环境的优化带动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济南高新区“双招双引”持续发力。今年上半年,济南高新区新签约亿元以上市外项目61个,总投资额1111.5亿元,其中包括3个过百亿元大项目,中商惠民、泰合资产等一批优质项目落户。截至今年6月底,园区市场主体达64949户,其中企业43097户。今年上半年,新增市场主体11934户,同比增长128.88%;其中新增企业6862户,同比增长90.4%。营商环境持续改善。简易注销由原来的45天缩短到20天;不动产登记大厅接待8万人次,办理各类登记业务2.6万宗,同比增长61.7%。出台“拿地即开工”“建成即使用”2个推进办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提速效果显著。
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济南控制中心
赋能发展
让居民共享发展红利
“我们家的老房子原先就在这儿。”遥墙街道果元村村民李久富开着他新买的红色轿车来村委会办事,他指着村委会旁边的拆迁空地说。果元村村委会毗邻中欧国际企业港,左边是发展出口加工、保税物流的综保区,右边是世界500强企业等待入驻的高端产业载体,前方是临空经济区新建的双向六车道交通大动脉——航天大道,果元村村委会的平房显得不太协调。然而,对村民而言,从种地老农到城市居民,如今已是一步之遥。
2016年,临空经济区内86个村庄陆续划归济南高新区代管后,临空片区发展提速。3年时间里,落后的小村庄正在逐步蜕变,取而代之的是产业项目集聚。临空经济区也成为济南打造高端制造业的桥头堡和示范区,成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加速开放的重要平台。
李久富表示,按照政策,他们一家三口分到一套129平方米的房屋,还拿到一笔可观的货币补偿。“我给自己买了辆标致,给儿子买了辆现代。”朴实的老李说,他还不老,没有地种,就去机场应聘了一份保安工作。眼前,他最大的期盼就是早日住上回迁房。“以前,我们村挺穷,种一年地就挣个几千块钱。现在,我们这一片儿来了这么多大企业,以前连想都不敢想,我们变成城里人了!”
“要把心思放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区”,这是济南高新区秉承的初心,让园区的居民更多地享受到区域发展带来的红利。今年上半年,园区民生事业总支出达到46.2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3.5%。教育方面,20个项目开工建设;园区中考总体成绩从去年济南市第6升至第4位,33所学校家长满意度达标率100%;秋季新学期开始,园区近3万学生将穿上免费校服。公共卫生方面,积极推进济南市传染病医院、东区医院、市中医医院、市中心医院东院区建设,济南市首家智慧化预防接种门诊投入使用。家庭医生服务签约居民近9万人,重点人群签约率达到60.7%。就业方面,完成新增就业4113人,未来城社区、舜信社区成功入选山东省第三批“四型就业社区”。接下来,济南高新区还将聚焦民生事业短板,加大投入、提高标准,全面提升社会事业质量和水平,画出凝民心、聚民力的同心圆,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区。
“山到半坡路更陡,水到中流浪更急。”如今的济南高新区,正处于爬坡过坎、争创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关键时期,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目标”刻在心上、把“执行”视为铁律、把“担当”作为自觉,聚焦聚神聚力高质量发展,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朝气、“乌蒙磅礴走泥丸”毅力、“乘风破浪扬帆行”的豪情奏响新旧动能转换时代强音,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济南高新区中心区汉峪金谷
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京ICP备1301930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0532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二区甲18号 邮编:100045 联系电话:010-88656100 传真:010-88656124